炒股毁一生的个人空间

信息量4157

解密:即墨大地主李秉和2021/4/30 9:04:21

商人发家致富的故事都是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尤其是那些白手起家创出一片天地的商人,更为后世所追捧。他们善于敏锐地把握商机 ,能够勇敢地克服困难,他们积累的数以亿计的资产为世人所艳羡,他们的创业历程更是励志的典型。
即墨本地就出过这么一位富商,尽管他生活的时代没有互联网,也没有融资、上市等金融手段,但他却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富甲一方,在全国开设了120家连锁店铺,修建了山东排名第二、占地面积150亩的大庄园李氏庄园,他就是即墨最大的地主李秉和。
穷孩子当伴读熟读《论语》
说起李秉和,青岛市区的读者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是在即墨,李秉和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他跟他修建的李氏庄园一起,成了即墨的一个传奇故事,为男女老少所熟知。都说“三岁看老”,有关李秉和的故事我们不妨从他的幼年说起。李秉和,号春台,他的出生年月今人已无法考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李秉和发迹之初只不过是个普通少年,并不被外人所熟知。他出生在即墨县金口镇李家周疃(今属南阡乡)。当时正值清朝中叶,他的职业不过是个穷木匠。
虽然身份低微,但李秉和并非不学无术的少年,从以下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只要条件允许,李秉和总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李秉和在创业之前,因为被一家官宦人家看中,成了这家少爷的伴读,虽是出身贫民,他却借此机会熟读《论语》《孟子》等中国古典书籍,为以后做人做事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古代依靠《论语》治理天下的人早就有,那是宋朝开国名臣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默默无闻的人也有,无数的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科举士子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李秉和虽喜欢《论语》,但未必就是凭借此书成事 ,何以就大书特书呢?其实李秉和和那些个普通士子的区别就在这,他虽然读书不多,但他不是把书当做敲门砖,而是踏踏实实地把书上的道理当成为人处世的准则。
青岛着名作家黄舸着有《大庄园》一书,详细记录了李氏一族的兴衰荣辱,内中有一个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直到民国时期李葆初还把曾祖父李秉和传下来的经商感悟和《论语》等书供奉在家庙里,由此可见李秉和受《论语》的影响之深。在即墨金口镇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了一个有趣的传说,可以说明青年时的李秉和对《论语》的领悟已经很深了,他为了让节俭的父亲多吃点肉,居然把自己买的鱼偷偷地扔在集市上。
据说在发家之后,李家父子依然节俭。李父为了省钱买房置地,依然不舍得多买一套衣服,多吃一点粮食。每年冬天李秉和的父亲都会穿着黑色小夹袄来往于家和地之间。在逢大集的时候,李父也去集上看看粮食的价格,置办一些农具和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李秉和注意到父亲年老但是依然不舍得吃饱穿暖,绞尽脑汁,想让父亲的生活更好一些。他注意到父亲从不舍得浪费东西,就在一个逢大集的日子从家里带上刚买回的鱼,看准父亲出门赶集的时间,走在父亲前面,在合适的地方,李秉和把鱼扔在一个显眼的地方,想看看父亲会不会捡回家。
父亲以为是儿子不知道家业难守,心里难过,捡起了儿子扔下的鱼,就继续往大集的方向赶路。李秉和看到父亲中了自己设下的圈套,就作势走了一段路回家了。李父回到家后,就着捡回来的鱼,每顿都会多吃一些饭。这件事让李秉和高兴,却让老爷子不舒服,因为他发现,这是儿子故意买好的鱼,孝顺固然可嘉,但他还是觉得浪费了。于是在下一个大集的时候,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李秉和继续找准时间,找合适的地方扔下准备好的鱼。这次李父没有捡起儿子扔下的鱼,他用脚踹了一下儿子为他准备好的圈套,继续赶路了。就这样李父的节俭和李秉和的孝顺被附近的人广为传诵。
[/b][b]拉肚子发现商机,富甲一方
  少年李秉和热爱学习,孝顺父亲,可这并不能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富豪,正所谓“富贵险中求”,真的要赚钱,李秉和靠的是走私手段。
李秉和最初“奔小康”的手法,无论地方百姓还是相关书籍的说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南北走私。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常说的“倒爷”,无非是把北方的好东西卖到南方,再把南方的好东西运回北方,两次倒手就小赚一笔。据说李秉和最初主要靠从当地向南方贩卖私盐和从江南向北方贩卖竹竿、木材等发财致富。
这里有必要说一点,贩卖私盐无论古代还是当代,都是违法的勾当。在古代,大宗贩卖私盐的处罚是很严重的,掉脑袋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李秉和有自己的办法。据金口镇当地百姓告诉记者,李秉和用的法子是“瞒天过海”法,“他弄上几百头生猪,把猪内脏掏掉,把私盐藏在猪的肚子里,根本就没被官府发现过”。这是李秉和除去好学孝顺的另外一面胆子大,有头脑。
靠着几次倒手,李秉和渐渐地有了些资本,但这不足以让他成为胶东巨富,真正让他富甲一方的是一次棉花贩卖活动,关于这次活动的细节,金口镇李家周疃村的一位李姓老人尚能粗略叙述,而在黄舸先生的《大庄园》一书中也有记载:据说李秉和有一次赴江南贩卖私盐大赚一笔后,专门在当地一个有名的酒楼宴请众位伙计,也许是吃得过杂,当天半夜,李秉和只觉得腹痛如绞,一晚上上好几趟厕所,后经郎中诊断,得了痢疾,因此一时不能北上,只能在当地调养,恰逢江南下起了大雨,雨势很大,将近一个月绵绵不绝。
雨停之后,李秉和在伙计的搀扶下,来到郊外散心。时间不长,一股翻上搅下的疼痛在小腹里发作起来,他推开伙计,高一脚低一脚地来到一片棉花地里,蹲下方便起来。也许是蹲得时间过长,他只能抓住面前的一棵棉花,想拉着它站起来。谁知一使劲,竟将棉花连根拔了出来。原来,连日阴雨,棉花浸在水中,时间一长,棉花的根都被涝死,全部烂掉了。
这无疑给了李秉和一个讯号,商机来了,买卖棉花必能暴富。此后几天,李秉和经过详细考察,确定棉花当年歉收无疑,于是投入全部资本开始收购棉庄的棉花。他谎称北方天寒,要运回老家,还立下一条规矩老百姓的私棉不收,镇上棉庄的棉花只能收购一半,别处棉庄的棉花全部收购。
当时正是江南八月,收购棉花绝对是低价,等到按照既定方针完成收购之后,李秉和就只用坐等财源滚滚了。果不其然,这一年,南方数省的棉花几乎绝产,棉价暴涨,凭借此次行动,李秉和彻底完成从一个投机商贩到地主兼资本家的跨越,不但兼并了七万多亩的田地、山林和滩涂,还陆续创建了一百二十家“春”字号店铺(李秉和字春台)的庞大商业帝国。
从此之后,李秉和成了胶东闻名的大富商,他也修建起了李氏庄园(即李秉和庄园)。
[/b][b]死前告诫后人多读《论语》
  故事说到这,有一个谜团还没有解开,既然李秉和知道当年倒卖棉花是暴利,那他为什么还定下“老百姓的私棉不收,镇上棉庄的棉花只能收购一半”的规矩呢?其实这很简单,前面说了,李秉和早年受《论语》影响很深,因此他知道凡事要以和为贵,不能把事情做绝。他之所以不收老百姓的私棉,只收镇上的一半棉花,是因为他经常来江南做生意,知道当地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他赚钱也有“道”,倒卖也有“度”,难怪事后镇上的百姓不停地念叨:“李秉和,好人哪!”
从上面一则故事不难看出,大地主李秉和并非一个为富不仁的人,在即墨当地流传的故事中,人们对李秉和更多的是崇敬和佩服。李秉和也确实担得起老百姓对他的敬重,他晚年似乎把经商和做人联系到了一起,他认为做生意除了考虑利润和风险外,还要考虑生意是否损人利己。按照《大庄园》的记载,直到临死之前,李秉和还在告诫后代要“好好读论语”。
因此,到了他的曾孙李葆初的时候,李氏庄园不光是李家的私产,有时候还有点公益组织的意味,李葆初崇敬曾祖李秉和,因此他不忘祖训,乐善好施,逢灾必赈。每年的收割季节,李家会“放地头”(就是把地四周的收成不要了,地的主人只收中间好的,留下的给别人。),使民众首先获得温饱保证。每逢灾年,庄园对佃户或减租或免租,还要开仓赈粮,正因为如此,庄园赢得了周边百姓的一致称赞。能把经商、治家、做人都做到一定境界,李秉和身上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的东西难道还不够多吗?
[/b][b]相关链接:李秉和家族是清朝晚期至民国年间即墨境内最大的财主。李氏家族曾拥有地产2.3万亩,山峦、滩涂5万亩,春字号买卖120个,他的地产之广店铺之多,钱财之巨,庄园之豪华为即墨之冠,闻名于省内外。李秉和庄园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地主庄园。
李秉和庄园坐落在即墨金口镇李家周疃村。该庄园自李秉和始,经过李门五代相继扩建,特别是经李葆初等人大兴土木,致使这座庄园在建筑上日臻完善,在规模上远近闻名。
该庄园是一座典型的古城堡式的地主庄园。整个庄园以城墙环绕,东宽西窄,略呈梯形,占地总面积为150亩。其中李秉和家本身占地达75亩之多,余者皆为李秉和之堂兄弟及李秉柃及其他李氏宗族所居。庄园的城墙周长约1.5公里,高5米,顶宽4米,全由三合土夯筑,内外墙壁砌为砖石。“能并排跑开两驾马车”城墙顶外侧筑有女墙,并建有炮台。
庄园城墙开南、北、东三个城门,皆为砖砌拱门,南、北门上筑有古式城楼,青砖绿瓦,气势宏大。城墙外挖有城壕沟,常年积水,吊桥悬空,大有城池堡垒之势。城墙内便是李氏庄园。进了北门,一条长达270米的大街将庄园分成东、西宅。东宅名曰“尚礼堂”,有房180余间;西宅名曰“尚敬堂”,有房140余间。两宅又各分东西两院,临大街一面为住宅,东宅临城墙一面为菜园,西宅临城墙一面为花园。各宅的中间为主建筑,设有议事厅、宴客厅及主仆居的正厢卧室,其建筑设置自然是富丽堂皇,幽静典雅。庄园内外还有三座汉白玉节孝牌坊。
如今的庄园物是人非,古村犹存。李秉和庄园被列为青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古村繁盛的永恒见证。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留言反馈
个人空间相关信息由系统索引库每60分钟定时更新同步,非实时数据显示